.jpg)
德国总理 默克尔反对 美国放弃 新冠 疫苗 专利保护的提议,这使该构想能否获得足够国际支持并真正兑现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德国政府一位发言人周四在电子邮件中表示,美国的 计划将给 疫苗生产带来“严重麻烦”。
业界认为,如果研发的背后没有利润激励,制药商将来可能不会 积极地制造疫苗。
例如,BioNTech公司周四便称,新冠疫苗专利并非疫苗 供应的限制性因素,就中期而言, 豁免疫苗专利不会推动全球供应的增加。
默克尔表态反对美国支持豁免后,美股转涨,疫苗股跌幅显著收窄。
近期通胀 走高以及4月FOMC纪要中部分委员提及QE 减量,都使得 市场担心减量可能为时不远。
毕竟2013年 5月“ 削减 恐慌”的 冲击还历历在目。
短期内价格仍有上行压力,且环比增速更值得关注,我们测算如果年内接下来月环比平均水平能够控制在0.2%,那么5月就将是CPI同比高点,因此下一次FOMC会议(6月15~16日)前公布的5月非农和CPI至关重要。
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仍有望维持相对耐心待就业市场年底附近充分修复,四季度是可能开启减量的时点,而此前会议或成为沟通的窗口。
回顾看,2013年5月22日伯南克首次提及可能在未来削减QE3购买规模,引发市场动荡,12月18日QE减量 正式开始,一直到2014年10月29日QE3结束。
1)冲击最大的阶段是削减恐慌 预期而非正式开始减量,而其根源又主要来自超预期的意外恐慌。
待真正QE减量开始时,反而基本没有太大反应。
因此即便未来开始沟通QE,其冲击力度可能也不像当时那么显著。
2)跨资产:股>债>大宗;美元先弱后强。
在最恐慌的阶段,由于美债 利率的快速上冲,全球主要资产普遍承压,尤以比特币、部分新兴市场跌幅最大,同时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也普遍回调。
3)利率内部:预期阶段快速上冲,且实际利率主导;正式开始后长端见顶回落、短端逐渐走高,曲线转为熊平。
因此往后看,短端利率更值得关注。
4)股市内部:发达好于新兴,估值回调为主。
5)风格板块:下游>金融>上游。
同时,成长风格表现都要好于整体市场。
由两党罕见共同支持的 众议院法案仍对 科技行业发出了一个强有力信号,即两党议员都认为 科技巨头已经掌握了太多权力,担心因此导致不公平竞争和遏制创新。
而这些美国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如果被迫改变商业实践,自然会对每个人的 生活与工作各方面产生影响,因为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已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
除了 国会改革 反垄断法的立法努力之外,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执法机构也在向科技巨头“找茬”。
Google和Facebook都在抗争相关的反垄断诉讼,亚马逊和苹果也正接受 反垄断调查。
众议院 司法委员会此前便建议修改反垄断法,以更好应对 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