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战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未兑现的 银行债券导致通货膨胀和 物价上涨, 经典的/ 购买力评价/ 理论应运而生。
卡塞尔的综合成本、价格等问题是以不同 国家的 物价水平作为衡量购买力的标准。
决定的基础是金 银本位制制定后的交换理论。
但它过于注重贸易关系,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使其 仍停留在金银本位制之下。
美国可能货币 财政双宽松 1.9万亿美元的《美国拯救 计划》和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美国就业计划》仍可能加大美国财政赤字。
美国是消费国(货物贸易呈现逆差),其需求经由贸易渠道对全球产生影响,财政赤字的扩大意味着美国需求通过进口和贸易逆差的形式更大程度拉动全球。
拜登政府的顺周期 财政政策有其政治层面考虑。
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有着逆周期的属性,但是美国执政政府换届和连任的诉求成为了美国财政积极背后的根本性推动因素。
特朗普上任初期的减税政策实际上也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
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当前民主党占据了参议两院的多数席位,为其政策推行提供了很大方便,而明年的中期选举增添了席位层面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当下积极推行财政计划也是拜登政府的理性选择。
对于基建法案,民主党最早可以于7月启动新的预算和解程序,从而提高计划通过国会投票的概率,并 有可能在9月底前通过该方案,据此来看,其实际应用和对经济产生效果的最早时点在10月。
只是,顺周期的财政刺激加大 货币政策挑战。
财政刺激计划可能至少部分需要美国政府进行更大 规模国债的发行。
而这会不会带来美债收益率的显著 上行,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因为如果美联储在 购债规模上没有加码或配合,那么美债供给压力的上行将主要反映在利率上行之上。
而从2020年来看,美联储月度购债规模的变化还是与美国国债的净发行情况存在关联。
从2020年6月开始,美联储便宣布将维持月度至少800亿美元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MBS的QE速度,而以2021年3月为例,美国国债净发行额从上月的454亿美元上升至1363亿美元,美联储增持的美债规模也相应上升至977亿美元。
近期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表态重回宽松,未来仍有可能实质性加大购债规模,从而形成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
4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 会议上表示,世界各国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的形势并不一致,这是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美国复苏发展不均衡,要看到通胀和就业的实际进展才会缩减QE;美联储需要保持对经济的支持,直到再也不需要为止;重申通胀只是暂时上升,有工具解决通胀太高的威胁。
鲍威尔相对前期更为鸽派的政策表态可能与当前疫情形势的变化以及财政政策的走向均存在关联,未来美联储仍然可能通过实质性增加购债的方式来维持国内流动性环境的平稳。
4月22日,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记者会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 臧铁伟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4月26日至 29日在北京举行。
其中, 期货法 草案等多项法律案将 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初次 审议。
臧铁伟说,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安排,期货法草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起草,已经 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四十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